索引号: 610300-11610303016005789A/2019-00001 | |
发布机构: 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19-12-30 00:00:00 |
名 称: 宝金政办发〔2019〕50号关于印发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 |
有 效 性: 有效 | 文 号: |
宝金政办发〔2019〕50号
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年秋冬季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
《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2月30日
金台区2019-2020年秋冬季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我区秋冬季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宝政办发〔2019〕59号)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主要目标:秋冬季攻坚期间,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天。
基本思路: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难点,大力推动散煤治理,加强扬尘综合管控。坚持综合施策,强化部门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实施柴油货车、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扬尘专项治理行动。推进精准治污,强化科技支撑,深化实施“一市一策”。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全覆盖、可核查的原则,夯实应急减排措施。
二、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深入推进重污染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区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依法依规关停退出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不达标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产能。禁止新增化工园区,严禁新增焦化、水泥、铸造、钢铁、电解铝和平板玻璃等产能。(区工信局牵头,区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等参与)
2.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结合我区产业特征,进一步梳理产业发展定位,确定发展规模及布局,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建设清洁化产业集群。按照“标杆建设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优化整合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总体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时间表,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产能规模、燃料类型、原辅材料替代、污染治理、大宗货物运输等方面开展整治,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依法开展整治,坚决反对“一刀切”。培育、扶持、树立标杆企业,引领集群转型升级;对保留的企业,加强生产工艺过程和物料储存、运输无组织排放管控,有组织排放口全面达标排放,厂房建设整洁、规范,厂区道路和裸露地面硬化、绿化;制定集群清洁运输方案,优先采取铁路、管道等清洁运输方式;积极推广集中供汽供热或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中心,具备条件的鼓励建设集中涂装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等;对集群周边区域进行环境整治,垃圾、杂草、杂物彻底清理,道路硬化、定期清扫,环境绿化美化。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VOCs等监测工作。(区工信局牵头,区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各镇街参与)
3.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建立“散乱污”企业长效管控机制,进一步夯实网格化管理,落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强化多部门联动,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等反弹现象。实行“散乱污”工业企业动态管理,创新监管方式,充分运用电网公司专用变压器电量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扎实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排查及监管工作。所有企业要挂牌生产、开门生产。(区工信局牵头,区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台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参与,各镇街负责)
4.加强排污许可管理。2019年12月底前,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要求,完成陶瓷、砖瓦等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深入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通过落实“摸、排、分、清”四项重点任务,全面摸清2017-2019年应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重点行业排污单位情况,排污许可证应发尽发,实行登记管理,最终将所有固定污染源全部纳入生态环境管理。加大依证监管和执法处罚力度,督促企业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对无证排污单位依法依规责令停产停业。(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各镇街参与)
5.推进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全面提升相关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系统建立工业炉窑管理清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达标工业炉窑,实施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取缔燃煤热风炉,依法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大力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深入推进工业炉窑污染深度治理,完成万宝隆陶瓷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加大无组织排放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炉窑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物料储存、输送等环节无组织排放。暂未制订行业排放标准的工业炉窑,原则上按照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不高于30、200、300毫克/立方米加快实施改造。(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各相关镇街参与)
6.提升VOCs综合治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帮扶指导,对VOCs 排放量较大的重点企业,组织编制“一厂一策”方案。加大源头替代力度,大力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在技术成熟的家具、机械设备制造、汽修、印刷等行业,推进企业全面实施源头替代。将低VOCs含量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名录,并在各类市政工程中率先推广使用。强化无组织排放管控,全面加强含VO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VOCs管控。按照“应收尽收、分质收集”的原则,显著提高废气收集率。密封点数量大于等于2000个的,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推进建设适宜高效的治理设施,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提高VOCs治理效率。低浓度、大风量废气,宜采用沸石转轮吸附、活性炭吸附、减风增浓等浓缩技术,提高VOCs浓度后净化处理;高浓度废气,优先进行溶剂回收,难以回收的,宜采用高温焚烧、催化燃烧等技术。油气(溶剂)回收宜采用冷凝+吸附、吸附+吸收、膜分离+吸附等技术。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技术主要适用于恶臭异味等治理;生物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和恶臭异味治理。VOCs初始排放速率大于等于2千克/小时的,去除效率不应低于80%(采用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有关低VOCs含量产品规定的除外)。2019年12月底前,开展一轮VOCs执法检查,将有机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存在敞开式作业的,末端治理仅使用一次活性炭吸附、水或水溶液喷淋吸收、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技术的企业作为重点,对不能稳定达到《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局、各镇街等参与)
7.开展错峰生产。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3月15日期间,根据宝鸡市错时错峰生产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9-2020年冬防期错峰生产工作的通知》,对建材、焦化、铸造、化工、有色行业落实错峰生产,实施差异化错峰措施。(区工信局牵头,区发改局、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各镇街等参与)
(二)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8.有效推进清洁取暖。以清洁能源利用为主线,以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热等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治理、全民共治,形成“多能”互补的农村清洁能源替代格局。按照“以气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坚持“先规划、先合同、后改造”,在保证温暖过冬的前提下,集中资源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同步推动建筑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工程质量,严格安全监管。散煤替代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改造技术路线。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质利用。根据签订的采暖期供气合同以及实际供气供电能力等,合理确定“煤改气”“煤改电”户数。“煤改电”要以可持续、取暖效果佳、可靠性高、经济性好,受群众欢迎的技术为主,积极推广集中式电取暖、蓄热式电暖器、空气源热泵等,不鼓励取暖效果差、群众意见大的电热毯、“小太阳”等简易取暖方式。2019年12月底前,全区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散煤9884户,其中气代煤451户、电代煤9433户。(区发改局牵头,各镇街负责)
9.严防散煤复烧。对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地区,制定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已完成替代地区散煤复烧。加大清洁取暖资金投入,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加强用户培训和产品使用指导,帮助居民掌握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严查禁燃区和已完成“双替代”区域散煤销售、使用行为。(区发改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区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参与,各镇街负责)
对暂未实施清洁取暖“双替代”的地区,开展打击劣质煤销售专项行动,积极推广洁净煤,对煤炭质量进行全面抽检,确保行政区域内使用的散煤质量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10.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依法依规加大燃煤小锅炉(含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农业大棚和畜禽舍燃煤设施排查淘汰力度,发现一台,拆除一台。(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分别牵头,各镇街负责)
加快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各镇街负责)
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区住建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配合)
(三)积极调整运输结构
11.加快推进老旧车淘汰。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2019年12月底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948辆。(金台交警大队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区交通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参与)
12.严厉查处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完善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取证、交警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模式,并通过国家机动车超标排放数据平台,将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实现信息共享。要加快在主要物流货运通道和城市主要入口布设排放检测站(点),针对柴油货车等开展常态化全天候执法检查。加大对物流园、工业园、货物集散地等车辆集中停放地,以及大型工矿企业、物流货运、长途客运、公交、环卫、邮政、旅游等重点单位入户检查力度,做到检查全覆盖。秋冬季期间,监督抽测的柴油车数量要大幅增加。(金台交警大队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区交通局参与)
13.开展油品质量检查专项行动。以物流基地、货运车辆停车场和休息区、油品运输车、施工工地等为重点,集中打击和清理取缔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对不达标的油品追踪溯源,查处劣质油品存储销售集散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对有关涉案人员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开展企业自备油库专项执法检查,对大型工业企业、公交车场站、铁路货场自备油库油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测,严禁储存和使用非标油,依法依规关停并妥善拆除不符合要求的自备油罐及装置设施。(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等参与)
14.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方案,以城市建成区内施工地、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铁路货场等为重点,2019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并上传至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监管平台。加大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监管力度。建立生态环境、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秋冬季期间每月抽查率不低于10%,对违规进入高排放控制区或冒黑烟等超标排放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依法实施处罚,消除冒黑烟现象。(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区工信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交通局、区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台分局、各镇街参与)
(四)优化调整用地结构
15.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加强施工扬尘控制。城市施工工地要严格落实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主管部门联网。长距离的市政、道路、水利等工程,要合理降低土方作业范围,实施分段施工。鼓励推动实施“阳光施工”“阳光运输”,减少夜间施工次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细化工程车辆管理办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杜绝工程车带泥上路和抛洒(区住建局牵头,区城管执法局、金台交警大队、区林业局、区交通局、市自然资源局金台分局、各镇街参与)
强化道路扬尘管控。严格落实道路抑尘“五位一体”作业模式,细化秋冬季道路清扫保洁方案,扩大机械化清扫范围,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国道、省道及城市周边道路、城市支路、背街里巷等,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提高清扫频次;推广主次干路高压冲洗与机扫联合作业模式,大幅度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加强道路两侧裸土、长期闲置土地绿化、硬化,对国道、省道及物流园区周边等地柴油货车临时停车场实施路面硬化。对城区重点小区配备小型机扫设备,实施机械化清扫。(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各镇街参与)
加强堆场扬尘污染控制。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各类煤堆、灰堆、料堆、渣土堆等要采取苫盖等有效抑尘措施,灰堆、渣土堆要及时清运。(各镇街负责)
16.严控露天焚烧。开展露天烧烤、焚烧大检查,全面整治违规使用煤炭(含木炭)烧烤,露天焚烧树叶杂草、垃圾等行为。(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各镇街负责)
坚持疏堵结合,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强化镇街、村组各级组织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建立全覆盖网格化监管体系,充分利用网格化制度,加强“定点、定时、定人、定责”管控。开展秋收阶段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镇街负责)
(五)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17.夯实应急减排清单。根据《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修订完善我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严格按照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VOCs的减排比例分别达到全社会排放量的10%、20%、30%以上的要求,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摸清涉气企业和工序,做到减排措施全覆盖。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明确不同应急等级条件下停产的生产线、工艺环节和各类减排措施的关键性指标,细化各减排工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区工信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各镇街参与)
指导建筑工地、商砼站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明确不同应急等级条件下停产的生产线、工艺环节和各类减排措施的关键性指标,细化各减排工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区住建局牵头、区工信局、各镇街参与)
18.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对重点行业中明确绩效分级指标的行业,确定A、B、C级企业。对其他未实施绩效分级的重点行业企业,落实省上制定的统一应急减排措施。对非重点行业,应根据行业排放水平、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程度等,自行制定应急减排措施。(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区工信局参与)
对行政区域内较集中、成规模的特色产业,应统筹采取应急减排措施。以生产线计,对各类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未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的企业,不纳入绩效分级范畴,应采取停产措施或最严级别限产措施。(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区工信局参与)
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修订“禁土令”并强化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管控的通知》,将“禁土令”作为重污染天气的应对措施,在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区住建局牵头)
(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19.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加快全区6个乡镇自动监测站点建设步伐,及时与省上平台联网。(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各相关镇街参与)
20.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排气口高度超过45米的高架源,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主要VOCs排放行业中的重点源,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并与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企业在正常生产以及限产、停产、检修等非正常工况下,均应保证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并联网传输数据。对颗粒物、VOCs无组织排放突出的企业,鼓励在主要排放工序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负责)
21.推进加油站在线监控。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应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加快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区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负责配合市级部门)
22.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深化环境执法大练兵成效,加大对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文件、治理技术、监测监控技术规范、现场执法检查要点等方面,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配备便携式大气污染物快速检测仪、VOCs泄漏检测仪、微风风速仪、油气回收三项检测仪、路检执法监测设备等,充分运用执法APP、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电力数据等手段,提升执法水平。(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七)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坚决扛起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本辖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及环境空气质量负总责,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建立秋冬季攻坚行动领导责任清单,由各镇街、各相关部门领导带头破解治霾难题,带队开展督导检查。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区治霾办要建立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定期调度机制,有效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区治霾办牵头,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参与)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力度,重点用于散煤治理、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等领域。各相关部门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大气专项资金使用工作。(区财政局牵头,区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参与)
(九)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大力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围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任务,加强执法,切实传导压力,推动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环境执法针对性、精准性,针对生态环境部强化监督定点帮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举一反三,仔细分析查找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颗粒物和VOCs无组织排放监管,加强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质量比对性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弄虚作假等行为。对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中“先发证再整改”的企业,加密执法频次,确保企业整改到位。加强联合执法。在“散乱污”企业整治、油品质量监管、柴油车尾气排放抽查、扬尘管控等领域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加大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执法检查力度。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各部门要系统部署应急减排工作,加密执法检查频次,严厉打击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要加强电力部门电量数据、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等应用,实现科技执法、精准执法。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等,对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严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区工信局、区住建局、金台公安分局参与)
(十)深化监督定点帮扶成果。巩固生态环境部监督定点帮扶成果,秋冬季期间,针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煤改气”“煤改电”、群众信访案件督办、锅炉窑炉淘汰改造、燃煤小火电机组淘汰、“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排污许可和依证监管、打击黑加油站点和油品质量检测等重点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同时加强对秸秆焚烧、垃圾焚烧、荒野焚烧以及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堆场扬尘等颗粒物污染管控情况的监督。对帮扶反馈的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举一反三,督促整改到位,防止问题反弹。密切与“一市一策”专家团队联系,对我区空气质量进行精准解析并提供针对性管控建议,为科学、精准治霾提供技术支撑。(市生态环境局金台分局牵头,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参与)
(十一)强化监督问责。综合运用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监管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秋冬季期间,区治霾办每月通报各相关镇街空气质量状况,每月通报铁腕治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对重点攻坚任务落实不力的,实施问责。(区纪委监委、区治霾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