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4)
关于金台区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9年1月15日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金台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现将金台区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交大会,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金台加速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区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追赶超越目标,攻坚克难、创新实干,财政收入实现预期增长,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财税改革深入推进,财政运行情况良好,为加快“四区”建设,推动新时代金台追赶超越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
2018年,经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1144万元,实际完成5247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6%,较上年49177万元增长6.7%,增收3296万元。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增值税18383万元,比上年下降2.51%;
——营业税362万元,比上年下降70.83%;
——企业所得税1845万元,比上年增长40.95%;
——个人所得税1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32%;
——资源税53万元,比上年增长341.67%;
——房产税1746万元,比上年增长41.95%;
——印花税1403万元,比上年下降10.64%;
——城镇土地使用税1865万元,比上年下降14.09%;
——土地增值税265万元,比上年下降18.96%;
——车船税1176万元,比上年增长41.52%;
——耕地占用税7936万元,比上年增长30.12%(道路及园区征地);
——契税129万元,比上年下降31.38%;
——专项收入4657万元,比上年减少1002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154万元,比上年减少6637万元;
——罚没收入9003万元,比上年增加8382万元;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994万元,比上年增加871万元;
——捐赠收入200万元。
按区财政收入情况计算,区级可用财力为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473万元,加上级财政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等80949万元,再加上级下达专款53959万元、地方债券转贷收入82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60万元和上年结余250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765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500万元,全区财政结算总财力为188139万元,比上年增长5.4%,增加9635万元。
2018年,经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13974万元。根据预算执行变化情况,经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将支出预算调整为178955万元。实际完成188139万元,较调整预算增长5.13%,增支9184万元,较上年实际支出178504万元增长5.4%,增支9635万元。
目前,市、区财政决算还在进行之中,主要支出初步完成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767万元,比上年增长16.42%;
——公共安全支出3100万元,比上年下降36.93%;
——教育支出51135万元,比上年增长0.13%;
——科学技术支出5039万元,比上年增长37.08%;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2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0.0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34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6%;(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职业年金清算)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214万元,比上年下降42.4%;
——节能环保支出3476万元,比上年增长35.2%;
——城乡社区支出18731万元,比上年增长88.78%;
——农林水支出11462万元,比上年下降31.96%;
——交通运输支出553万元,比上年下降48.27%;(公路建设项目资金较上年减少)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32万元,比上年下降53.43%;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96万元,比上年下降22.53%;
——住房保障支出9179万元,比上年增长522.31%;(上级专款增加)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643万元,比上年增长90.24%。
经初步决算,区财政结算总财力188139万元,减支出188139万元后,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由于上下级财政决算还在进行中,总财力和支出数据还会有所变化,待决算结束后,具体数据再报区人大常委会审查。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上级补助收入,全年收到上级补助城中村改造项目拆迁安置成本资金、水生态建设工程市级奖补资金、福彩公益金资助、居民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补助资金等各项基金收入29936万元,减支出28375万元,当年基金结余1561万元。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万元,为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万元,为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支出。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802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4839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加强支出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及其他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三大攻坚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年“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减少20.63%。民生支出达17032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53%,较上年增加9384万元。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累计拨付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3579万元;拨付各类学生资助资金3100万元,全区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拨付“营养餐计划”补助资金198万元;累计拨付11000万元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石油中学、马营幼儿园、三迪小学教学综合楼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迪中学和西幼北院建成投用。二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四连涨”,城乡居民养老、医保、低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区164户参保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含职业年金)清算及个人缴费差额清缴工作全面完成。全年拨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2033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4314万元;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资金4320万元。落实省级双拥模范区创建要求,累计下拨义务兵优待金、自主择业退役士兵补助和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等各类优抚资金3316万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积极配合“健康金台”创建,拨付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补助资金2194万元;拨付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及村医补助资金666万元;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资金120万元。三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拨付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发展产业扶持资金305万元;拨付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689万元;通过“一卡通”发放生态效益林补偿金、农机具购置、退耕还林和耕地地力保护等补贴资金1937万元。全年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4个,下拨奖补资金292万元,惠及项目区群众3.95万人。实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两个,争取省级奖补资金400万元,我区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工作受到了省、市财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四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年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65万元。(中央686万元;省级347万元;市级145万元,区级1187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1个,发放金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205万元,投入贫困村互助基金321万元,全力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拨付铁腕治霾、水污染防治、林业生态恢复保护和“散乱污”企业搬迁整治补助等资金1199万元。五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十个项目”和“六项”重点工作,加大资金整合统筹力度,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拨付西府天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绿化和环境提升资金2314万元;支持太极源文化景区建设,拨付4A级景区创建、节能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41万元;拨付长乐塬工业遗址保护开发资金720万元,申新办公楼、乐农别墅等文物遗址修缮完成,“十里荣耀”工业遗址文游项目快速推进。拨付金河工业园工业小镇、智慧园区建设资金1201万元,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并成功晋升省级创新转型示范园区;拨付1062万元支持大数据产业园发展,园区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大数据产业园成功跻身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支持“五河一路”建设,拨付渭河、硖石河、玉涧河、六川河等河流水毁堤防修复、滩区生态治理和河道绿化补助资金620万元,渭河团结运动公园建成投用,重点流域治理全面完工;拨付省道222宝鸡过境公路征地绿化资金3569万元。拨付绿化经费473万元,北坡塬顶宽幅林带全线贯通,蟠龙大道西上塬路坡面绿化全部完成。
在抓好民生重点支出的同时,我们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面推行收费项目、标准公示制度,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动态管理,先后3次对涉及8个部门的17个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6个政府性基金进行了更新和公开,累计取消涉企收费项目8项,暂停征收项目8项,向小微企业减免收费18项,减免增值税1740万元、减免所得税583万元。全年拨付失业人员创业贷款和劳密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193万元,争取规上企业奖励扶持资金100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辖区企业发展壮大。全年完成税收收入36465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9.49%,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及代表委员们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区各镇街、各部门以及全区干部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还比较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面临较大压力;部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财税体制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有些改革举措还要下更大功夫;尽管我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债务潜在风险逐步显现,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2019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区打好“三大攻坚战”、加速追赶超越、推进“四区”建设、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好减税降费,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基本民生等资金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推进“四区”建设,奋力谱写金台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依据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我们将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54572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8%。
主要收入安排是:各项税收收入41224万元,较上年实际增加4759万元;专项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13348万元,较上年实际减少2660万元。
2019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572万元加上级财政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5266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7652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122186万元,比2018年初预算增加8212万元,增长7.21%。考虑到上级财政部门通知预列的2019年专项转移支付26011万元,区级财政预算总财力为148197万元。
2019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14819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0.03%,增加34223万元。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将上级财政部门通知预列的2019年专项转移支付26011万元按要求列入预算支出。
今年,本级财政支出将突出重点,继续保持对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三农”支出的必要增长,继续保持对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主要支出科目安排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66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482万元,增长4.13%;
——公共安全支出2078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641万元,增长375.51%;(上级通知预列专款增加)
——教育支出51137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6212万元,增长13.83%;
——科学技术支出2573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796万元,增长44.79%;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08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316万元,增长19.8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871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4460万元,增长88.11%;
——卫生健康支出1355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3263万元,增长31.71%;
——节能环保支出1124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424万元,增长60.57%;
——城乡社区支出11476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5912万元,增长106.25%;(城管体制改革,执法、环卫下划)
——农林水支出1737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5718万元,增长47.80%;
——交通运输支出655万元,与上年预算持平;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26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2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2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22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不做安排,全部随单位主科目列支;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06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11万元;
——预备费支出122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82万元;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650万元。
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9万元,为上级财政部门通知预列的专项转移支付,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70万元(上年基金结余1561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万元,为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万元,为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支出。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3003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26885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
三、埋头苦干,克难奋进,确保全年预算任务完成
2019年,我们将充分发挥财政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全力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政府工作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培植财源提质量,全力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一是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财源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重点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靶向发力,精准投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好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下大气力培植重点税源和新兴优质税源。二是以税务征管体制改革为契机,创新收入组织方式和办法,加强对收入影响的分析测算,夯实收入责任,确保应收尽收。三是规范非税征缴,做好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交接工作,进一步降低非税占比,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四是密切关注中省政策导向和投资动态,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壮大可用财力。
优化支出保民生,全面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合理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创新民生投入保障机制,积极兑现落实新一轮各项民生扩面提标政策,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民生兜底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三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大力支持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做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落实好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资金,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四是强化财政投入保障,继续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确保各项政府性债务借得来、用得好、管得严、还得上。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安排1450万元支持脱贫攻坚,安排1000万元支持污染防治,进一步抓好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五是支持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围绕工业转型、三产提升和城乡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中省市资金,支持太极源、长乐塬、六川河等文旅项目的开发建设,支持金河工业园、食品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提升扩容。围绕招商引资,支持宝鸡CCBD建设和“金台英才”工程,落实好财政奖补、人才引进等资金。
深化改革健机制,全面加快构建现代财税体系。一是严格控制政府隐性债务,健全完善风险预警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将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加强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进一步健全金财集团公司发展机制,完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资源整合,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主动承接政府委托实施的公益性项目,切实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四是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会计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资格”审批,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强化监督抓管理,全面提升科学理财水平。一是做好年度会计质量信息、预决算公开和省市财政部门安排的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工作,严肃查处虚报、冒领、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切实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二是深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强化内控执行,着力织密扎牢制度笼子。三是加强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监管。加强政府采购业务培训,强化采购单位的主体责任,优化政府采购指标执行、项目管理和资金支付等环节,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做好新一轮机构改革涉改单位预算指标划转和资产清查移交工作,实施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四是深化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和扩大预算公开内容,推进财政政策、资金、制度等全方位公开。深化人大预算联网在线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运行。
全面从严治党转作风,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教育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二是落实全员培训制,主动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升财政干部和财会从业人员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能力素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真正把责任担起来。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好“四种形态”,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增强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四是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埋头苦干,克难奋进,努力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和各项财政发展改革任务,为加快推进“四区”建设,谱写新时代金台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表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