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财政决算及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等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8-12 14:39:36

宝鸡市金台区第十届人大  

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材料2

关于2023年财政决算及2024年上半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4年7月25日在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金台区财政局局长  卫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23年财政决算及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等情况向常委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主要情况

202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指导下,区财政工作全面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中省市财政工作要求,主动服务大局,持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一是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宣贯,围绕三个全面”“五个牢牢把握”“九个深刻领会等重要要求,推进学习研讨、教育培训、宣传宣讲、贯彻落实,自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谋划推进财政工作。二是扩投资持续发力,发行专项债券5.77亿元,有效支持了输配电产业园、职教中心、蟠龙新区三村棚改等重点项目建设,发行专项项目数和资金额度均居全市各县区首位。三是聚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乡村振兴和三农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支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粮食安全牢牢把住。始终保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攻坚态势,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四是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全面落实好保障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坚决守住六保底线。五是强化债务管理,守牢风险底线。建立债务化解例会制度,查问题、建台账、定措施,多措并举化解政府债务。倒排时序进度,通过使用专项债券资金、预算调整、统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筹资金等多渠道如期完成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中无分歧账款清零任务。六是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建立起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保障更加有力的财政体制。七是财会监督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开展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财会监督、审计监督、专项巡察、检查等发现的问题力争全部整改销号,努力构建维度、多部门的贯通协同机制。

二、2023收支政策落实情况

2023年度,我们积极落实延续优化完善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力以赴抓收入、优支出、提绩效、兜底线、防风险,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多维度聚财力多措并举组织税收,积极应对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不利因素,建立全方位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强化征管,做好动态监控,较好地完成了收入目标任务;多管齐下挖潜非税,扎实摸排全区国有资产资源情况,建立了闲置低效国有资产及盘活资产项目台账,全年非税收入较上年实现了明显增长;多策并用争取资金,全年共争取中省市资金205285万元,较上年增长9%,增幅在全市县区中位列第一;多方筹措盘活存量,建立盘活存量资金资产长效机制,加大盘活力度,弥补预算财力缺口的同时,为国有平台公司注入资金829万元、注入资产4316万元。

(二)兜三保强保障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全年保工资支出88200万元,保民生支出50192万元,保运转支出4954万元。全年民生支出达20742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68%,较上年增加9237万元。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投资1800万元改扩建金陵湾第一、第三幼儿园,全力推进投资2.5亿元的区职教中心建设项目,投入4000万元支持宝鸡文理学院创建宝鸡大学项目。全年教育支出64813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7.40%,较上年增长4050万元;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落实低保、特困、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提标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各项社保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31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9.16%加大公共卫生健康投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基本药物制度等政策落到实处。全年卫生健康支出20693万元,占财政总支出8.75%

(三)优管理提绩效面对我区财政预算绩效工作基础薄弱的局面,我们迎难而上,认真分析,对照中省市相关工作要求,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构建完善了涵盖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报告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全年共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胜利塬片区污水处理、居家养老服务、垃圾分类、农村安全饮水保障等38个项目4.9亿元进行了绩效评价,事前评估预算核减率31.7%。在全市财政系统2023“1+8”预算管理工作机制通报中,我区绩效管理和财会监督工作位居前列,两篇绩效评价报告荣获优秀奖。

(四)化债务防风险积极做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多方筹措资金,全年共偿还法定债务、隐性债务本息1.2亿元,化解蟠龙新区隐性债务1.5亿元,清偿疫情防控费用0.4亿元,清理拖欠账款1.1亿元。

三、2023年全区财政决算及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8865万元,经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当年预算收入不作调整,实际完成39739万元,较上年增长8.4%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46668万元。根据预算执行变化情况,经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将支出预算调整为235745万元。实际完成236558万元,较调整预算增长0.34%,增支813万元,较上年实际支出228155万元,增长3.68%,增支840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67042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32万元,为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和污水处理费收入;上级补助收入62445万元,为福彩公益金资助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上年结余收入52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调入3941万元

2023年政府性基金支出62922万元,为上级补助福彩公益金资助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政府专项债券等。当年结余412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275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26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0486万元。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3749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801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9488万元。当年收支相抵后,结余525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398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931万元,为中省下划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31万元,当年无结余。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39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00964万元、地方债券转贷收入11200万元、上年结余1275万元、调入资金3827万元全区财政收入总计257005万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55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76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068万元、调出资金394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74万元,全区财政支出总计252203万元。

全区财政预算收支相抵后,结余4802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年末净结余为零。

四、政府债务规模、结构、使用、偿还情况

(一)政府债务规模结构

截至2023年底,省财政厅测算,金台区政府债务总规模为31.12亿元债务率为130%,债务风险等级由绿色上升为黄色。

(二)2023年新增政府债券安排及使用情况

1)一般债券安排及使用

2023年省市财政下达我区政府一般债券8000万元,经区政府同意,报区人大常委会审定,安排到9个预算单位21个项目。

2)专项债券安排及使用

2023年省市财政下达我区专项债券额度5.77亿元,经区政府同意,报区人大常委会审定,发行专项债券5.77亿元,用于7个重点项目建设。

(三)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及归集收益情况

2020年发行专项债券以来,全区共发行专项债163400万元,实施专项债项目15个,涉及主管部门8家,充分发挥了专项债扩投资、补短板、稳经济的政策效应。但同时也存在收益归集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共应归集收益8065.815万元实际归集收益194.03万元全部用于付息支出未归集到的专项债券利息7871.785万元全部由区财政垫付。主要原因一是债券资金自发行之日起开始计息,项目在招商建设期间无法产生收益;二是已完工运行项目,由于多种原因暂时不能达到项目初设方案设定收益,实际收益与预设收益存在很大差异。

五、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及资金使用绩效情况

(一)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全年教育投入64813万元,各项教育补贴政策执行到位,拨付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学校运转保障专项资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等9977万元;拨付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困难家庭幼儿资助补助资金1260万元;教育费附加安排2311万元全额拨付教体部门,支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逸夫小学、三迪中学、卧龙寺中学等多所学校教学楼维修改造、铺设操场建设、多媒体课堂项目和设施购置。

(二)支持社会保障就业提升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全年拨付困难群众救助、残疾人就业保障和生活医疗补贴、养老服务补助资金等19328万元;拨付退役士兵生活补助、军队移交政府的离退休人员安置等费用624万元;拨付义务兵优待金、死亡抚恤金等费用398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龄卫生健康、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医疗机构能力提升等13147万元。

(三)支持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拨付农业资源保护修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8015万元;拨付水利工程运行和维护、防汛抗旱、农村供水工程等资金4671万元;下达村级公益项目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等农村综合改革事业补助资金1707万元拨付普惠金融发展资金595万元。

    (四)支持城乡社区住房保障和环境卫生改善

    拨付保障性安居工程、老化燃气管网更新等设施提升资金20339万元;拨付园林绿化、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环境卫生改善资金6158万元;拨付路段亮化工程、团结运动公园维护、全民健身设施提升等资金3395万元。

(五)支持乡村振兴衔接和生态文明发展

2023年,全区累计投入财政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8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924万元,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067万元,市级财政衔接资金421万元,区级财政衔接资金1445万元。实施规划提升项目5个,产业项目17个,基础设施项目24个,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衔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拨付大气污染防治、农村清洁能源代替、草原林业生态保护等生态保护资金4340万元。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2023年拨付13139万元用于金台区东岭棚户区、东讯机电公司片区棚户区改造和道路、排水基础建设项目、跃进路、消防厂、长青路91号院等23个老旧改造小区和小区内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拨付4176万元用于2023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拨付4073万元用于S222过境省道建设及道路绿化项目拨付2960万元用于宝大建设等项目资金共计21145万元

六、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2023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525万元,当年全部用于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支出。

七、超收收入安排情况,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3年,区十九届人大次会议批准的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8865万元,经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预算收入不调整,实际完成39739万元,超收收入874万元,按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22年末我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为109万元2023年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74万元,2023年末累计余额983万元。

    八、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

   2023年我区共接收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00964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841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314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9404万元。

(一)返还性收入

返还性收入8413万元,包括增值税税收返还2111万元,营改增基数返还收入5944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322万元,其他返还性收入36万元。该项收入为固定数额收入,全部用于补充本级财力,安排相应支出。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3147万元,包括省以下均衡转移支付59642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79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2272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3240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719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全部用于补充本级财力,安排相应支出。

(三)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9404万元,全部为上级下达的用于贯彻落实特定政策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等具有规定用途的资金,已全部按要求安排到相应支出。包括: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393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5267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595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7248万元等。

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

出台了《金台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金台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金台区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金台区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金台区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办法、规程,进一步推动建立项目(政策)立项评估决策机制,全面提升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和事前预算评审

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所有预算单位、所有项目支出均设定绩效目标,做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及政府性基金全覆盖且常态化。2023年重点对垃圾分类、农村安全饮水保障等6个项目通过抽查调研、入户问卷、询问查证、实地核查等方法进行了事前绩效评审,送审金额702.41万元,核减预算资金236.65万元,核减率为33.69%

(三)夯实主体责任,开展事中绩效监控

2023年全区开展绩效跟踪监控一级预算单位61个,监控资金20多亿元,收取事中绩效监控自评报告78份。在区级各部门各单位全面开展事中绩效监控自评的基础上,经征求相关股室意见,选取10个重点项目,涉及财政资金12035万元,开展了事中绩效监控,形成监控报告10份。

(四)加强事后监管,做细绩效评价

安排全区所有预算单位对2022年的项目支出及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自评,共收取项目绩效评价报告246份,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61份,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全年开展2022年度重点项目事后绩效评价12个,涉及财政资金6882.33万元。同时对2022年度3个镇街和7个部门的整体绩效自评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查。

十、财政管理与改革的推进情况

   (一)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2022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20号),20233月,省财政厅安排部署了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

20231130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宝政发202318号),1220日,印发了《宝鸡市市与县区收入划分调整方案的通知》(宝政发202319),同时各县区与市财政体制改革专班进行基数划转核对确认等工作,新的市与县(区)收入划分调整202411日起正式实行。

   (二)市与县区收入划分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是确定固定收入。市级固定收入包括:烟厂、市烟草公司各项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及其附征收入;县区固定收入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车船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和固定的非税收入。二是共享收入。将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9项税收作为共享税;将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水利建设专项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森林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收入、水土保持补偿费、排污权出让收入8项非税收入作为共享非税收入。共享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分享比例均调整为市与县20:80,市与区30:70,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市县留成的20%部分仍按市与县区50:50分成不变动,即市、县区均为10%三是收入按属地原则分级入库。对市税务局第二分局征收的(除烟厂和烟草公司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水资源税5个税种按属地原则和分享比例分级入库,不再作为市级固定收入。

)市区收入划分改革后对我区财政运行的影响

一是核定上解基数情况:本次市区收入划分改革是以2022年为基期年核定的我区向市级上解基数为15967万元。该上划基数将从2024年起,年终通过财政结算形式上解市级。

二是财力变化情况:本次调整后,财力的变化以我区因收入划分变化而实际新增收入与向市级净上解基数15967万元相抵后的情况而定增加量大于上解量,即超出部分为我区财力净增加,反之增加量小于上解量,即缺少部分为财力净减少。

三是收入划分改革的有利因素:主体税种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种区级留成比例有所提高,企业增值税区级留成比例由17.5%提高至24.5%,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由70%40%分别提高至100%随着今后经济形势回暖,企业效益提升,区级收入将有所增长房产税、印花税、车船税、契税等税种区级留成比例进一步提高,房产税区级留成由35%提升至49%,印花税和车船税区级留成由50%提升至100%,契税区级留成由50%提升至70%2024年上半年,区级财税部门通过积极配合,对以上几个税种加强征管,加大征收力度,为上半年财政收入顺利完成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十一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财政收入划分体制改革的第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工作原则,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财政支出精准性,为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2024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3343万元,自然口径较上年同期22366万元增长49.08%,增收10977万元新体制折算口径较上年同期32710万元增长1.94%633万元,占年初收入预算的52.9%,本年市级下达任务与人大批准的收入任务一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385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增支1945万元。

2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43957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收入4120万元,本级收入27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564万元,主要是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共35333万,其中用于拖欠账款专项债券16133万元)、征地征收安置成本、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等;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62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4180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增拖欠账款专项债券支出。

3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93.45万元,为中省下划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0万元。

4)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完成2636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46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7898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累计完成1870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17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531万元。

(二)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税收减收因素明显。一是受享受5%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优惠政策及2023年末增值税进项留抵较大的因素影响,区级重点税源企业中车时代上半年税收减收严重二是区内重点税源企业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分公司陕西东岭物资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东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诚誉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因多种因素生产经营困难,2023年底已形成巨大欠税规模并且欠税规模2024年将持续扩大。三是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业务以外贸出口为主,2024上半年出口退税,缴纳增值税过小,对区级财政收入无贡献。

2财政支出持续放大1-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38556万元,较去年同期136611万元增长1.42%,增支1945万元。其中:“三保”支出79266万元;重点项目支出16532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蟠龙新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

3)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金台区2024年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责任书要求,今年我区共需化解债务规模15.02亿元,包括完成法定债务还本付息7133万元;完成隐性债务化解91937万元,利息5469万元;完成拖欠企业账款清欠任务45667万元。这些还不含疫情防控费用、PPP项目、保交楼、棚改贷及蟠龙新区隐性债务之外需政府偿还的债务,防范化解债务对全年预算执行、刚性支出保障造成强力冲击,对预算收支平衡带来挑战和考验。

4)收支平衡难度巨大。虽然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33343万元,顺利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半年收入目标任务33102万元,但我区重点税源企业的减收因素在短期内无法消除,非税收入的挖掘点已十分有限预计半年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从2024年起,我区将开始按比例承担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补贴以及市区污水处理费,今年还需一次性承担陈仓区应急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资金同时各项重点支出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债务化解、三保保障存在一定潜在风险,预算平衡压力十分艰巨,完成全年预算收支需付出艰辛努力。

总体看,我区上半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但财政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积极开展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强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1+8”工作机制实施,严格执行区第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全力向上,努力实现争取资金新的突破。

2023年我区争取中省市资金较上年增长9%增幅在全市县区中位列第一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争取资金考核机制,持续深研把握政策导向,精准掌握上级政策信息,加强项目动态储备,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加大向上汇报联系,切实提高资金争取成功率

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

我们将会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早动手。每月召开财政运行分析会,认真分析当前财政运行存在的问题以及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存在的困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实措施。在制定方案措施时,把工作做实做细,具体任务、时间节点、负责同志、责任领导、应急方案、保障措施全部细化落实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三是强执行。紧盯目标,坚决执行既定措施,每督促任务完成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四是高协同。加强与税务部门和非税执收部门的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完成目标任务。

)厉行节约,全面贯彻习惯过紧日子要求

严格按照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通知》(宝金政办函〔202414号),大力压减办公经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和委托业务费。进一步严控三公经费、严控编外人员数量、严控中介服务支出、严控招标采购、严控民生支出政策、严控办公用房管理、严控办公设备及家具更新购置。做到不该开支、不必开支的一律不开支。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低效、无效开支,及时清理收回结转结余资金。

)提质增效,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参考借鉴市级绩效管理制度,形成我区绩效管理标准文本,坚持用制度规范绩效管理行为。明确规范要求,压实部门绩效管理责任;把绩效管理要求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个环节,确保绩效与预算政策协同、环环相扣、一体推进、齐抓共管。树立和完善无项目不预算”“无预算不支出的财政管理理念和控制机制,强化事前预算评审,对先开展业务后申请预算资金的原则上财政不予受理。

风险防控,强化债务管理预防财政风险。

按已经下达的工作任务,督促债务主体制定年度化债措施,形成化债方案,后期逐月推动落地落实,实现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双降目标。同时暂停一切城建、交通等非必要基建项目,优先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和偿还到期债务加强债务规模管理,坚持规模适度、优先保续发保重点的审慎原则,只向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必须干、马上干的重点项目以及以前年度实施的需要续发债券的项目发债。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面对今后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艰巨任务,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意见建议,将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一重大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完成好年度预算目标及各项财政发展改革任务继续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