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设置 >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专栏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金台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我局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注重实效,持续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和餐饮油烟治理力度,积极开展城市“绿荫”行动,统筹推进省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局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1.健全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积极构建“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的大气污染防治格局,健全完善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完善落实具体举措。执法大队集中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加大日常检查巡查力度;环卫站结合业务工作与路面管理,上下联动注重道路扬尘治理管控;局机关结合每月城市管理精细化考核,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辖区市容环境、道路保洁、餐饮门店等实施巡查检查,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落实落细。今年以来,市、区交办我局的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做到及时处理办结,按期整改到位。
2.扎实做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加大人工保洁力度,对我区中山路、东风路、金台大道、大庆路和行政中心等主干道辐射范围路面进行强化保洁。坚持每周两次小整治、每月一次大整治,持续改善市容环境整体形象,在源头上减少尘土的产生,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针对农贸集市、城中村、市场周边等环境卫生薄弱区域和卫生死角,进一步加大保洁力度,重点突出果皮箱周边、隔离带下、道沿下、树池等容易被忽略、易积攒垃圾部位的清理整治。
3.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覆盖面。积极采取“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按照“洒、冲、扫”的程序作业,增加吸尘车作业频次,清除路面积尘。对新福路、中山路、东风路、金台大道、大庆路、陈仓大道和行政中心周边等重点路段,坚持开展道路洗扫,保证两班循环作业,及时清除道路积尘和污渍,有效减少了道路扬尘二次污染。局属区环卫站对全区主要交通道路每日机械化清扫频次不少于4次。
4.切实做好道路洒水抑尘。积极做好道路降尘工作,持续做好高频次道路洒水喷雾,确保路面无泥沙、无杂物,保持路面湿润。特别是夏季高温、臭氧污染较重时段,每日出动9台洒水车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断循环洒水作业,围绕重点区域周边半径2公里范围内,强化不间断喷雾洒水均在10次以上,并积极与区大气办沟通协调,根据指标数值变化,及时增加洒水频次。严格按照计划对人行道实施冲洗作业,突出对绿篱花箱等易积尘部位的日常巡查,每周对辖区绿篱苗木进行冲洗,确保常青常绿,减少积尘。
5.狠抓油烟治理,强化日常管控。扎实开展对已经安装油烟净化设备餐饮企业回头看工作,对全区985户餐饮单位进行了摸排检查。对已完成餐饮油烟净化器安装的餐饮企业,认真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制作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维护记录表,为每户配发统一登记表,悬挂上墙,督促餐饮经营户对油烟净化器定期进行清洗维护,确保了净化设备的正常使用。扎实开展餐饮油烟执法检查,排查餐饮油烟门店850多户,夜市露天烧烤商户80户,下发油烟责令整改通知书35份。专项整治期间,共暂扣违法使用炭火炉具5个,督促清洗烧烤炉具油烟净化设备206台次。
集中开展夜市烧烤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科学部署、疏堵结合、规范设置、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夜市摊点和烧烤规范集中规范整治,登记备案夜间占道经营摊点251户。各辖区执法中队,强化夜间执法力量,实行夜班倒班制度,确保每晚有执法人员在辖区各主要路段巡查管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详细掌握辖区各主要点位的夜市烧烤状况,对辖区内所有烧烤经营户,召开约谈会、发通告、下达责改,要求所有门店及店外烧烤经营户,严禁使用炭火炉烧烤,规范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凡在城市建成区有固定经营门店的烧烤经营户,必须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安装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油烟净化设施或更换为有油烟净化设备的环保型炉具。
开展餐饮油烟普法宣传,结合日常监管巡查,组织各辖区执法中队采取集体约谈、下发责改等形式,对重点区域周边餐饮单位做到“逐店查每家清”,印制发放宣传彩页300余份,门店的法律法规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6.严格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执法。下大力严查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违法行为,持续加强对夜间施工的检查督查,全年登记夜间施工备案254次,凡未备案登记的夜间施工工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夜查中队对辖区点位进行重点布控,严查与登记施工内容不符等违法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今年以来,我局属城管执法大队配合区住建局(区扬尘办),对全区各类建筑工地扬尘治理“6个百分百”落实情况及抑尘雾炮机、喷淋设施、扬尘监测系统、工地视频监控的配备情况逐一进行检查。截至目前,根据案源移交单已对龙丰村改造项目等8家建筑工地实施了行政处罚,对工地扬尘污染等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力震慑。
7.大力推进“城市绿荫行动”。我区2022-2023年“城市绿荫行动”绿化面积2.54万平方米,其中既有绿地面积4939.25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05万平方米;栽植乔木675株,灌木3026株,绿篱1237.76平方米,地被及花卉1.86万平方米,立体绿化1000延长米。广泛开展植绿增绿活动,做到“黄土不露天”,提高绿化(地)面积,为我市顺利通过明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复检做好迎检准备。
8.高标准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复检工作。完成了34余处主次干道道路、游园及广场的提升改造、小区和单位栽植补植、“口袋公园”建设等任务,新增绿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栽植乔木675余株,灌木3026株,绿篱、地被及花卉18600平方米,立体绿化1000延长米。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测评各项指标要求,重新划定生态园林城市复检建成区范围后,我区生态园林城市复检三项测评指标在全市排名跃居前列,其中城市绿地率(38.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7㎡/人)。
二、省际交叉检查督查问题整改情况
2023年,省环保督察交叉检查组反馈“陕西东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皇冠假日酒店和宝鸡新京伦实业有限公司(建国饭店)现场不能提供餐饮油烟排放检测报告”,以及盛世广场蓉记香辣蟹、民族饭庄油烟治理不规范等问题,我局及时组织对问题企业门店进行检查整改,皇冠假日酒店、新京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建国饭店)均已提供检测报告,蓉记香辣蟹对烟道跑冒及出风口油烟问题进行了整改,民族饭庄油烟机防火板未安装使用问题均整改完成。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餐饮商户环保和法规意识还不强,对油烟净化器维护清洗存在不及时;二是少数夜市烧烤经营户未按要求进店操作;三是部分商住一体住宅楼设计施工时未规划公共烟道,但后期审批设置餐饮服务项目,居民群众对底层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投诉频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做好道路洒水抑尘。结合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实际,及时调整道路洒水区域频次,每周对绿化带、隔离花箱进行冲洗,确保常青常绿。
二是加大“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严格按照程序作业,增加吸尘车作业频次,清除路面积尘。对区内各主次干道进行强化保洁,增加保洁频次,持续改善市容环境整体形象,在源头上减少尘土产生。
三是突出餐饮油烟治理。区分大型、中小型餐饮单位,修订完善细化清晰台账和执法检查台账相关要求,按照经营规模强化检查监督力度。配合市城管执法局,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周边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落地,提高治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四是总结推广垃圾分类“金台模式”。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镇街、机关部门包社区、党员干部包楼宇”网格化工作机制,区分类办每月组织开展1次大型宣传,各镇街每月不少于2次主题宣传,社区(村)每周组织开展至少1次宣传实践活动,各级联动让垃圾分类融入城市管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创建各领域。紧盯目标任务,强化示范引领,加强示范社区、示范公共机构、示范小区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可示范、见成效、能复制的示范点位,推动垃圾分类“金台模式”落地生根。
宝鸡市金台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4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