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0300-11610303016005789A/2024-00634 | |
发布机构: 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4-09-16 00:00:00 |
名 称: 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于印发《金台区 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有 效 性: 有效 | 文 号: |
宝金政办函〔2024〕31号
各镇人民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解决地膜回收难、替代成本高等问题,建立长效稳定运行机制,提高地膜科学回收利用水平,扎实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现将《金台区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14日
金台区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实施方案
按照《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宝鸡市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实施方案的通知》(宝农发〔2024〕144号)要求,结合我区产业结构布局与地膜使用现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和经营主体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金台区地处市区北部,北、西、南三面原、山环绕,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渭河自宝鸡峡西来东去穿越全区,金陵河自北向南入渭河,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平均降雨量647.1mm,平均气温12.80C。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春温回升早,冷暖变化大,春寒、春旱、低温、霜冻、少雨、大风等天气常现,夏季高温多雨、时有伏旱,初秋降温快、多阴雨、光照足,中秋多晴朗、少阴雨,晚秋有霜冻,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干旱突出。
(二)产业发展
上年末,耕地面积15.7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8.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65万亩,油菜播种面积0.61万亩,果树面积0.66万亩,蔬菜面积0.38万亩(含塑料大棚470亩、塑料温室70亩)。2021—2023年,鲜食玉米、茄果类蔬菜、草莓、葡萄、羊肚菌、中药材等作物,典型种植户年地膜覆膜面积300-400亩,覆膜时限3-6个月,以地面平铺方式,使用厚度≥0.01mm吹塑聚乙烯地膜1500-3000kg、回收(离田)1200-2400kg,回收率80%以上。
(三)基础条件
1.回收利用。2021年,区农业农村局在蟠龙镇底店评村设废旧农用薄膜回收点1个,场地面积2000m2,兼职从业3-5人,回收仓储能力100吨以上,2021年-2023年,回收点累计统一回收废弃地膜3000kg以上;组织开展全区专项整治3次,累计捡拾田间废弃地膜439.5kg,辖区内无地膜生产、再利用企业。
2.地膜监测。2021年,区农业农村局在金河镇永利村农户葡萄园(4亩)设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一个,三年地膜残留量分别为0.78g/样方、0.24g/样方、1.12g/样方;建立典型种植户农膜使用回收台账10户,签订农膜使用回收协议30份。
二、实施必要性与重点任务
(一)实施必要性
新膜保水增温防病。缩短春季大田作物出苗缓苗时间7—10天,降低冬春设施作物空气相对湿度30%以上。
废膜破坏耕地质量。地膜使用后期,老化速度加快,存在捡拾困难,田间残膜累积量逐年增加。如:规模种植的薯类、玉米等一次性收获作物,覆膜环节机械作业省工省时效率高,捡拾环节人工作业费工费时难度大,加之回收价格难以覆盖捡拾成本,使用者不愿提前捡拾,清理秸秆后直接翻犁入田或秸秆废膜一并清理后堆放路边地头,就地焚烧或自然风化,致使10%-100%废弃地膜残留田间,形成面源污染,破坏耕地质量,短期影响作物苗情,长期影响作物产量。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奖补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回收,能快速建立使用回收体系,从机制上解决废弃地膜面源污染难题,促进农膜回收利用率稳步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
(二)重点任务
项目建设时限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分配我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任务1100亩及资金3.6万元。
1.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优先在玉米、蔬菜、瓜果等作物上
推广使用覆盖时间和力学性能指标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中I类耐老化的0.015mm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510亩。详见《金台区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计划表》(附件2)。
2.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有序在捡拾难度大的作物上推广使
用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35795—2017)国家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3.开展地膜减量替代。开展地膜覆盖适宜性评价,推广抗旱品种、调整种植结构,鼓励一膜多用,改进覆盖方式,提高地膜使用效率,降低地膜使用强度。
4.健全地膜回收利用体系。以奖代补回收废弃地膜5150kg。其中:回收一般农户自用2600kg,折抵任务面积650亩,回收项目推广2550kg,与相关企业合作,无害化焚烧或再利用处置废弃地膜5150kg,废弃地膜处置率达到83%以上。
5.完善台账和残膜监测体系。对辖区内地膜回收网点、专业合作社登记造册,建立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管理台账,数据来源有理有据,说得清、道得明。一膜多用及复种面积按照累计种植计算覆膜面积。
三、保障措施
(一)以奖代补
1.奖补对象。在玉米、蔬菜、瓜果等作物上,对地膜用量
大、主体积极性高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具有一定回收仓储废弃地膜能力的单位,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形式据实补助。
2.奖补方式。采取“一年支持、两年巩固、三年建机制”方式,在逐步培育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模式后,支持政策将分年分地区逐步退出,形成“农民自愿、企业受益、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按照“谁使用、奖补谁,谁捡拾、奖补谁,谁回收、奖补谁,谁利用、奖补谁”原则,签订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协议(附件1),依据相关票据转账支付奖补资金。
3.奖补标准。计划奖补35900元(其中:0.015mm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环节奖补15300元,捡拾、回收和利用环节奖补20600元)。
①试点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每亩补助30元
②回收利用废弃地膜每公斤补助4.0元。其中:田间捡拾按每公斤2.0元标准补助捡拾者(要求废弃地膜须捆扎、无泥水、无杂物);回收单位统一上门回收并送交再利用企业,按每公斤1.0元标准补助(金台区富民废旧农膜回收中心-张利强-0917-6416678-蟠龙镇底店坪村);再利用企业按每公斤1.0元标准补助处置费。
4.资金要求。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建造厂房、办公场所、弥补其他项目经费支持缺口、偿还债务、行政支出、发放人员工资及其他与项目无关的支出。
(二)技术路径
源头减量(一膜多用+复种+适宜性评价)→科学覆膜(加厚高强度膜+全生物降解膜)→田间捡拾(人工捡拾+机械捡拾)→回收利用(统一回收+企业利用)
(三)实施主体
区农业农村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许维涛(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副组长张成军(区农技中心主任),成员刘小春、胡元宝。主要负责项目方案制定、台账完善、残膜监测、数据上报、宣传指导。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废弃地膜捡拾回收数量、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试点应用面积及项目验收、奖补资金报账支付。
附件:1.金台区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协议.docx